智能化校园建设思路(未来智慧校园的发展趋势)
2021-12-27 17:28:00
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或城域网络的建设。”
信息技术改善了师生的交流,导师可以远程教授学生、学生则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学术论文。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及时知道老师在教学大纲中所做的每一个更改。
信息技术也使得学习资源更容易被获取,学生和老师可以轻松地从校内平台或互联网上下载电子书,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
将信息技术纳入教育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使教学更有效,更有助于实践。学生应该拥抱它,因为未来大部分的工作都将是基于技术的使用。
可以说,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赖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智能化校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这种能力建立在信息共享、网络融合、功能协同的数字化应用的基础上。数字化应用的能力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数字化应用的内容包括:数据的综合与存储,事务及监控信息的集成与管理,网络及信息的增值与服务。
以网络融合(电话网络,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控制网络)和一体化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应用的支撑平台使校园在事务及事件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同的过程中可以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人、财、物、信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实现管理者和使用者对其所追求预期目标的完美体现。
智能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思路
1、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规划;
2、组建数字校园“网络数据中心”;
3、注重效率,分阶段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
4、合理分配资源,使硬件基础建设、应用软件环境与人才培养同步展开;
5、落实项目建设,注意自主、合作和委托开发相结合,抓好项目管理;
6、以信息化应用为最终目的,把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作为衡量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
智能化校园是为应用而建设的,因此制定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校园具体运作环境,在规划制定中一定要与校园进驻企业和用户保持尽可能彻底的沟通,从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到需求反复确认,这样制定的规划才会尽可能贴近用户的需求,获得用户最大的支持,从而利于信息化成果的推广。
校园智能化,乃至社区、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
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工程实践,不断的总结、提高、创新,才能迎接技术与科技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